融入德育主阵地,构建思政课程+清廉教育
通过德育主阵地加强清廉教育,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清廉教育融入思政课程的课程教案和PPT共5门,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演讲辩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改革,让清廉教育对学生入脑入心入行。进一步打通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与尧治河共建大型党建研学基地“复兴之路”的思政“情景课堂”,通过场景构造、历史遗迹再造、专题展馆与标牌导视等方式,将红廉历史文化沉浸式融入尧治河村的自然环境中,吸引了46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学者到此参观研学,将尧治河研学基地打造成15所高校马院“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也成为湖北省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基地,尧治河研学基地已成为思政课程+清廉教育的一张亮丽明片。
融入“第一课堂”,构建专业课程+清廉教育
廉洁文化持续融入课程思政,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廉洁教育元素,分专业撰写课程思政案例库,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社会思想史》《管理学》《税法》等课程中结合专业知识讲解廉洁文化和进行廉政教育。将廉洁文化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比如艺术学院教师打造“廉政+设计”,院长管家庆教授以“黄麻起义”为背景创作高温颜色釉彩作品《破晓》,万云青教授获批“中国故事”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创作廉洁文化瓷板画并在武汉市图书馆进行展览,张明洲老师指导学生结合廉政之风学习陶瓷绘画和展出清廉文化艺术作品,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法学教师打造“薇薇说法”普纪普法短视频,本科生院组织相关学院打造廉洁文化教育公共选修课等。
融入“第二课堂”,构建课外活动+清廉教育
持续深化“红色钢铁熔炉”育人工程,连续2年举办“科大青年话清廉”“廉入青年心 清廉伴青春”等系列清廉教育讲座,连续第5年组织开展“植廉于心 践廉于行”廉洁文化作品创作,开展“排演一场红色话剧、读一本红色书籍、唱一首红色歌谣、成立一支红色宣讲团、举办一台红色晚会”等“十个一”系列活动等。学生原创《张之洞》《许白昊》清廉话剧2部,与武汉革命博物馆联合举办“青年楷模恽代英”事迹展,邀请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做《大别山革命歌谣》专题辅导报告,邀请董必武嫡孙、许白昊侄孙分别来校作“董必武的廉政故事”和“牢记祖父遗训,传承红色基因”等专题讲座等等。
拓展“第三课堂”,构建社会实践+清廉教育
清廉教育融入社会实践,连续3年在许白昊校友故乡应城开展“重走许白昊革命道路”特色活动,艺术学院师生为黄石熊家仙境旅游区、广水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湖北省廉政教育基地的《杨涟纪念馆》等地方场馆作公共艺术设计,完成以“廉洁绘画进乡村,笔墨点亮乡村情”为主题的墙绘。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发挥阵地优势,每年参观农民运动讲习所、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湖北省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基地等校外教育基地20余次,连续40年组织师生赴红安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
融入校园文化,构建文化环境+清廉教育
营造清廉校园环境,挖掘校园景观蕴含的清廉元素,“串”成线、“廉”成路,打造了以廉园为核心、包含11个红色廉洁教育地标的“清廉之旅”,形成“一园一旅”学校清廉建设品牌阵地集群。持续推进“廉园”提档升级、内涵更新,每年“廉园”近1万人次入园学习、10余家校外单位参观,参与“清廉之旅”活动累计超2万人次。深挖校史校友资源,传承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许白昊校友红色血脉,已举办3期“许白昊班”,开展许白昊精神研学活动,创编和展演《许白昊的家书故事》,不断线举办“清廉大讲堂”3期。推动清廉家庭与清廉学校协同联动,连续2年举办廉洁文化征文、清廉家庭故事摄影视频征集。引导学院百花齐放,指导其将清廉建设与学科特点相结合,打造具有本院特色的“一院一品”清廉文化品牌,连续2年组织“一院一品”廉洁文化品牌成果展,2023年开展清廉建设示范点考评和清廉学院建设经验交流,以一院一品、示范引领、交流互鉴促进清廉武科大建设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