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监察法,确立国家监委是最高监察机关,标志着我国朝着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制迈出了重要一步。一年来,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取得哪些新成效,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有了哪些新进展,成为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省区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热议的话题。
大家表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就是要把分散的反腐败工作力量整合起来,建立起党统一领导下的国家反腐败机构,把反腐败斗争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强化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推动各级党委担负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陈雍代表:推动党委领导下反腐败工作机制有效运转
“北京充分发挥先行试点优势,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首先是加强了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陈雍表示。
陈雍举例说,北京积极推动建立健全市委书记、市委常委会会议听取纪委监委工作汇报、分析研判反腐败工作形势体制机制;严格执行使用留置措施须经同级党委主要负责人和上级纪委监委批准的规定,明确要求领导班子副职谈话函询的书面说明应送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签字背书;发挥反腐败工作协调小组作用,推动党委领导下由纪委、组织部、政法委和公检法司等共同参与的反腐败工作机制有效运转,实现党对反腐败工作集中统一领导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
据介绍,一年来,北京市不断推动“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具体化,坚决肃清孙政才、吕锡文、李士祥流毒及恶劣影响;严查深究违建“大棚房”、安全生产事故等背后的作风和腐败问题;加强对中央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检查督导,进一步压实深化整改的政治责任。
陶治国代表:践行“两个维护”更加坚定自觉
“党的领导全面加强,践行‘两个维护’更加坚定自觉。”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陶治国说,经过改革,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权、反腐败斗争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该省三级党委书记当好监察体制改革的“施工队长”,积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有力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保证了党中央政令畅通。
据陶治国介绍,该省纪委监委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一刻不停歇惩贪治腐,积极协助省委全面彻底肃清孙政才和苏荣、王珉流毒影响,严肃查处涉及“七个有之”问题和对党不忠诚、不老实的“两面人”;紧盯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中央巡视和环保督察整改落实不力等问题,尤其是长白山违规高尔夫球场和别墅项目、长春长生公司问题疫苗案件、辽源仙人河黑臭治理等问题,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督促整改和查处问责。
“经过集中整治,吉林政治生态发生了重大的积极变化,这种变化首先体现为‘两个维护’在吉林得到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在吉林得到了坚决有效落实。”陶治国表示。
施克辉代表:将党的政策体现运用到监察工作中
“始终坚持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我们尊崇党章、尊崇宪法,贯彻落实监察法的必然要求。”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施克辉介绍说,广东省委从组织形式、职能定位、决策程序上将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具体化,推动各级党委加强对反腐败工作的全过程、常态化领导。
“我体会,改革的一个突出成效就是将党的政策体现运用到监察工作中,通过深化运用‘四种形态’,强化日常监督,在干部犯罪之前管住一般性违法,真正起到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作用。”施克辉举例说,2018年,广东纪检监察机关在执纪执法中运用“四种形态”处理4.88万人次,“四种形态”占比分别为54.6%、30.7%、8.7%和6.0%,无论是总量还是第四种形态的处置量,都远超改革前。
据施克辉介绍,该省纪委监委还总结提炼出看违纪情节、看危害程度、看时间节点、看动机原因、看认错态度、看一贯表现、看群众口碑的“七看”工作法,做到宽严有度、刚柔相济;要求念好“严、准、适、通、扩、用”六字诀,既防止问责不力、不到位,又防止问责泛化、滥用,把党的政策策略贯穿监督调查处置全过程。
房灵敏代表:督促各级党组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
“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党领导反腐败工作更加有力,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更加完备,依纪依法惩腐效果更加显著。”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房灵敏表示。
房灵敏说,广西在健全纪检监察工作双重领导体制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党对反腐败工作领导的程序化、规范化机制,建立党委定期分析研判本地区政治生态状况、听取纪委监委报告工作和重大案件情况报告的制度,加强对本级管理干部严重违纪违法审查调查处置的决策把关,督促各级党组担负起主体责任,使党对反腐败工作由“侧重结果领导”转变为“全过程领导”,使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更好落实。
据介绍,广西纪检监察机关切实履行政治监督职责,把“两个维护”根本政治责任贯彻到纪检监察各项工作中,通过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及时纠正了一些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不到位、落实新发展理念不充分的问题。(中国纪检监察报 瞿芃)